咨詢熱線:
027-88933327
網站首頁
關于我們
公司簡介
文化理念
企業風貌
發展歷程
企業宣傳片
產品中心
耐壓設備
繼電保護測試儀
SF6測試儀器
變壓器檢測儀
斷路器(開關)測試儀器
互感器計量檢測設備
蓄電池檢測
電能計量檢定裝置
避雷器及絕緣子測試儀
電容發電機檢測設備
石油化工儀器
電纜故障測試儀
絕緣兆歐表
其他電測產品及附件
新聞動態
企業新聞
最新公告
行業動態
技術文章
技術支持
解決方案
校準證書
近期業績
聯系我們
企業位置
人才策略
售后服務
旗下網站
高壓檢測儀器
計量檢測儀器
蓄電池檢測儀器
人力資源
新聞動態
News
企業新聞
最新公告
行業動態
技術文章
聯系我們
contact us
如果您對我們產品有任何疑惑和問題歡迎撥打咨詢熱線
行業動態
您的位置:
主頁
>
新聞動態
>
行業動態
>
熱點聚焦 | 全球零碳路
更新時間:2021-11-08 點擊次數:
次
9月19日,在英超托特納姆熱刺隊主場迎戰切爾西隊前,兩隊球員坐上了特別的大巴。大巴燃料是由食品廢料生產的可再生柴油,可顯著減少碳排放。而綠色交通,正是全球首場零碳足球比賽的特色之一。
9月25日,在2021年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前,浙江烏鎮互聯網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了一個碳匯林的揭牌儀式。大會期間產生的二氧化碳將全部被這片總面積為0.21平方千米的碳匯林吸收。
10月1日,推遲一年之久的2020年迪拜世博會正式開展。當天,點亮世博園里中東特色建筑的電力,絕大部分來自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馬克圖姆太陽能公園。主辦方承諾,綠色電力將是這屆世博會的主要電力來源。
三個地域、三類人群、三項舉動,都在傳遞一個共同的期待——走向零碳。
2021年以來,氣候變化對全球的影響日趨嚴峻:中國和德國經歷了洪水泛濫、澳大利亞和美國出現了極端干旱、中亞和非洲遭遇了蝗蟲侵襲。
切身之痛讓人類認識到,全球變暖會增加極端天氣出現的概率,大氣環流異常會給生活造成難以預估的影響。正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不久前所說,保持《巴黎協定》升溫上限1.5攝氏度的目標還為時不晚,但是機會之窗正在迅速關閉……人們必須認真起來,迅速采取行動。
然而,零碳之路道阻且長,除了已經能看到的清潔能源、碳匯造林、綠色柴油,我們還需要在經濟模式、技術手段和消費習慣方面挖潛,才能把這條路變得更寬、使我們走得更穩。
構建零碳經濟
9月初,英國媒體曾報道了當地一家火雞供應商的擔憂:如果天然氣價格持續上漲,將可能導致用于食品保鮮的二氧化碳供應短缺,到圣誕節時,他們將難以供應足夠的火雞。
幾乎在同期,中國廣東等一些地方的工廠老板,出于節省成本的考慮,把手上的幾家工廠合并生產。他們希望通過這種調整,應對因煤價上漲、電力短缺導致的“停三開四”。
看似無關的兩件事,背后都有一個共同的原因——大宗商品漲價。進入2021年,在全球經濟復蘇、需求上漲的背景下,煤炭、天然氣明顯供應不足,大宗商品價格從3月開始出現快速上漲。
對于企業主來說,能源價格上漲帶來的是成本壓力,但同時,另一種壓力也會出現,這就是減排壓力。需求增長勢必增加能耗,進而加大能源使用量。國際能源署曾在5月作出預測,今年全年,全球碳排放增量曲線或將呈現明顯的“V”字形——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7%,而在2021年,這個數字將增長近5%。
碳排放“V”字不是第一次出現。1918年,在西班牙流感大流行的高峰時期,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近14%,第二年又上升了15%;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導致全球數億人失業,碳排放量再次驟減,而到2010年,碳排放量再次出現反彈。
但和1918、2009年不同的是,全球已有50多個國家在2010年實現了碳達峰,而這樣的情況下,其后碳排放仍然反彈。這恰恰說明,全球經濟仍在以化石能源為支撐,碳排放和經濟發展是緊緊綁定的。
要想解綁,我們不僅需要調整能源結構,更要徹底改變現有的經濟結構、產業結構。
中信建投研報指出,產業結構偏重、制造業產業層次整體偏低、產品處于價值鏈中低端是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難點之一。以“能耗雙控”為代表的政策,可以倒逼各地政府嚴格控制增量、調整優化存量,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政策支持只是零碳經濟形成的第一步。要實現碳排放曲線下行,讓零碳經濟從政府扶持轉向自我驅動,除了政策調控,市場機制也需要跟進。
全球多國已經建立或正在構建的碳市場,就被認為是較為有效的調控機制之一。在碳市場機制的調節下,多減排者可以獲利,多排放者則會付出必要的經濟代價,進而達到調整產業結構的目標。另外,作為零碳經濟的潛在“助推器”,碳稅也被一些國家所采用和研究。
布局零碳技術
與尚在探索的零碳經濟模式不同,零碳技術已經搶先刷爆朋友圈。
9月23日,中國科學院介紹,該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提出了一種顛覆性的淀粉制備方法,不依賴植物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電解產生的氫氣為原料,成功生產出淀粉。
淀粉只是一例,事實上,二氧化碳已經是全球實驗室的“常客”——2019年,科學家通過共同研究,設計出了一種多孔材料,其對二氧化碳分子有高度的親和力,能快速將二氧化碳轉化成有用的有機材料;2020年,有科學家宣布,可以在電和催化劑作用下,用二氧化碳和水制取乙烯,不僅能減少溫室氣體,而且能解決可再生電能長期存儲問題。
二氧化碳的轉化技術之所以備受關注,原因有二:一是因為捕獲它是實現碳中和最直接的方式,二是因為它是零碳技術的典型代表。
那么零碳技術應該具備哪些特點?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認為其需具備是三大特點:第一,高生產率、高附加價值、高技術含量;第二,應該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第三,與傳統的生產方式、工具相比,成本也要低。
三大特點意味著這種技術既要足夠綠色、要具備前瞻性,還要能盡快落地。要實現這些目標,足夠的資金支持不可或缺。提出“海洋負排放”的中國科學院院士焦念志就指出,“技術為王”將在實現碳中和的過程中得到充分體現,即誰在技術上走在前面,誰將在未來國際競爭中取得優勢。實現碳中和所需資金將會是天文數字,絕不可能依靠政府財政補貼得以滿足,必須堅持市場導向,鼓勵競爭,穩步推進。
事實上,今年以來,多方已經開始投資零碳技術,其中以能源行業最為積極。
5月,沙特石油巨頭沙特阿美公司表示,計劃在未來幾年斥資1100億美元,結合氫能技術,開發一個蘊藏量約為5.66萬立方米的天然氣田,實現藍氫的規模生產。
8月,電池巨頭寧德時代放出582億元巨額定增,其中有70億元將用于投研鈉離子電池。這種電池具備高能量密度、高倍率充電、優異的熱穩定性、良好的低溫性能與高集成效率等優勢,將是助力實現碳中和的技術手段之一。
9月,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宣布將在未來五年投入3500億美元,推進電網轉型升級。其中,90億美元將用于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持續完善各級電網網架,以推進適應“雙碳”目標的新型電力系統。
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黃震指出:“誰能夠在零碳技術創新上占據領先,(誰)就是新賽道上的領跑者,誰就有可能引領下一輪產業革命。”可以想見,在零碳技術上,我們還將迎來更多入局者。
助推零碳生活
在不久前舉行的一次行業會議上,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以自己舉例:“我昨天晚上乘坐飛機從蘇州趕到北京,來到這個會場,全過程衣、食、住、行、用所產生的碳足跡,全部是數據化、可追溯的。”他希望強調的觀點,其實可以概括為一句話——減排和每個人息息相關。
個人減排已經刻不容緩。2020年1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和中國氣象局牽頭推出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20):提升氣候新動力》,其中指出,中國家庭生活消費引發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已經占到中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52%,并且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仍保持著上升趨勢。
要讓公眾參與減排,除了宣傳教育和倒逼機制,更有效的方式是喚起每個人參與的熱情。
如何喚起熱情?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者、將心理學引入經濟學的理查德·塞勒曾寫過一本暢銷書《助推》,其中一個案例就是探討政府如何有效推行節能計劃。案例中,塞勒給出了兩種方法,第一種是從家中的空調入手,讓空調能夠顯示出因調低溫度而多產生的耗電量;第二種是直接提高電價。他認為,第一種方法能夠將成本突出展示給消費者,提高其主動參與的可能性,最終效果也會更好。
塞勒提到的主動參與,已經在一些國家以“碳標簽”的形式出現。通過這種印在產品包裝上的說明,消費者可以了解產品在全生命周期內釋放的溫室氣體總量,進而影響其做出選擇。據統計,全球已經有超過12個國家擁有產品碳標簽,所涉產品包括食品、建材、電子產品等。
但也需要看到,很多地方的產品尚未追溯碳軌跡。究其原因,明確一個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并非易事,這需要借助數字技術,尋找到合適的方法,并且基于大量的數據收集和分析。
為破解這個問題,諸多行業開始探索解決路徑,其中電力行業的嘗試顯然更快一步。作為能源提供者,電力行業可以借助數字技術,通過用電量等數據倒推碳排放量,繼而實現對產品碳排放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今年4月,遠景能源就發布了碳管理系統,系統基于智能物聯網技術,實時監測企業的碳足跡,并自動生成碳排放報告,模擬及優化減排路徑。
當下,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也正在借助新能源云建設碳中和支撐服務平臺,平臺將連接能源全產業鏈的數據和信息,實現即時監測和實時跟蹤,并根據排放情況開發碳匯等功能。
未來,或許當我們走進超市的時候,關注的不僅是價格,而且會因產品包裝上印著的碳排放量多少而決定是否購買這件產品。相信在減碳之路上,這樣的變化還會有很多。而變化聚集起來,就將是推動全球零碳路前進的動力。
上一篇:
電力行業是能源轉型成功的關鍵
下一篇:
長城超云助力能源電力企業實現綠色數字化轉型升級
相關文章
【盤點】近10年,電力行業工資有何變化?增
06-17
業內專家指出 碳市場“擴容”時機尚不成熟
06-16
“十四五”新型電力系統發展的挑戰
06-15
籌謀電力系統轉型發展之道
06-07
用電指標明顯走低!國務院召開全國穩住經濟
06-06
圖解漫畫|新型電力系統是個啥?
06-02
浙江寧波供電公司實現“以電定碳”!電力數
06-01
國家能源局市場監管司:提升監管效能 推動
05-31
為電力行業注入數字新動力:中國能源研究會
05-30
“十四五”能源治理:現代、高效、協同缺一
05-09
公司總部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徐東二路
電話:027-88933327
武漢華電科儀電氣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基地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金潭路2號
電話:027-88933327
友情鏈接
中國南方電網
國家電網
中國電建
華電科儀
公司簡介
文化理念
企業風貌
發展歷程
企業宣傳片
產品與服務
耐壓設備
繼電保護測試儀
變壓器檢測儀
互感器計量檢測設備
蓄電池檢測
更多...
資料中心
產品視頻
產品說明書
技術文章
產品證書
官網手機站
微信公眾號
旗下網站
高壓檢測儀器
計量檢測儀器
蓄電池檢測儀器
版權所有:武漢華電科儀電氣有限公司 www.kcj88.com Corporation. 鄂ICP備11010568號-3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3127號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国产精品综合AV一区二区不卡,国产愉拍刺激视频在线观看,久久久久国产综合AV天堂
日本孕交系列视频
|
色一情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亚洲国产中文一区蜜芽
|
在线免费一区二区
|
日韩制服丝袜片中文字幕
|
日韩欧美在线导航亚洲都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