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熱線:
027-88933327
網站首頁
關于我們
公司簡介
文化理念
企業風貌
發展歷程
企業宣傳片
產品中心
耐壓設備
繼電保護測試儀
SF6測試儀器
變壓器檢測儀
斷路器(開關)測試儀器
互感器計量檢測設備
蓄電池檢測
電能計量檢定裝置
避雷器及絕緣子測試儀
電容發電機檢測設備
石油化工儀器
電纜故障測試儀
絕緣兆歐表
其他電測產品及附件
新聞動態
企業新聞
最新公告
行業動態
技術文章
技術支持
解決方案
校準證書
近期業績
聯系我們
企業位置
人才策略
售后服務
旗下網站
高壓檢測儀器
計量檢測儀器
蓄電池檢測儀器
人力資源
新聞動態
News
企業新聞
最新公告
行業動態
技術文章
聯系我們
contact us
如果您對我們產品有任何疑惑和問題歡迎撥打咨詢熱線
行業動態
您的位置:
主頁
>
新聞動態
>
行業動態
>
2021電力行業觀察:電改加速市場化 未來仍需持續發力
更新時間:2022-01-17 點擊次數:
次
2021年已逝。
我們在歲末年初之時,回望過去的一年。
這一年里,世界仍處于疫情籠罩之下。所幸,有了此前攢下的經驗,我們應對起來便更顯從容。
我國經濟社會活動逐漸復蘇。被稱作經濟晴雨表的電力,輝映出復蘇浪潮中洶涌澎湃的動力。甚至,全國多地出現了多年未有的電力供應趨緊狀況。惟其艱難,方顯本色。電力行業堅守住能源安全,保障了電力可靠供應,滿足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電力需要。
另一方面,全球低碳化趨勢持續推進,我國提出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在能源電力這一碳排放量最大的領域行業,以實際行動朝著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邁進。
由此,一系列政策措施出臺,一大批新能源項目投資建設,頭部企業帶動發起,行業產業鏈、生態圈慢慢打造成型……一場更加廣泛而深刻的變革,正在發生。這激蕩的變化,或將在新的一年持續。
執行有序用電,保供守住民生底線
如果要盤點2021年電力行業的大事,相信多數人第一反應就是有序用電。
電力供應趨緊的情況,在我國很長一段時間內未曾出現。在人們的固有印象中,電力產能過剩,怎么會用電緊張呢?市民已經許多年沒有聽到“錯峰用電”的字眼了。
然而,在這一年,電力趨緊狀況卻實實在在地發生了。而且,有些地方從年初就開始了。
其時,湖南、江西、浙江、內蒙古等省份限電。情況最為嚴重的湖南,甚至出現寫字樓斷電,電梯停運,員工無奈爬樓梯的情況。
根據當時公開的數據,2020年12月,湖南、江西用電負荷均創歷史新高,甚至超過夏季負荷。
關于用電負荷激增的原因,國家發改委明確表示:工業生產高速增長和低溫寒流疊加,導致電力需求超預期高速增長。也就是說,這是經濟復蘇與氣溫驟降雙重因素所致。
氣溫降低的因素,在缺乏集中采暖的南方,影響更為顯著。2021年1月11日,南方電網統調最高負荷達1.97億千瓦峰值。這是南方電網公司成立以來,首次連續5日出現冬季日用電負荷與夏季高峰時段相當的情況。
南網總調相關專家表示,受電煤燃氣供應緊張、水電枯水期發電能力下降以及線路覆冰嚴重等多重因素影響,電力供應持續偏緊,緊急錯峰、避峰風險加大。
彼時,南方電網公司密切跟進電力供需趨勢變化,持續做好防冰抗冰工作,深挖電源側頂峰能力,加強負荷側管理,精心做好供電服務,全力應對本次極寒天氣,確保大電網安全穩定及電力有序供應。
一些行業專家認為,電力行業傳統“迎峰度夏”的狀況被徹底扭轉,要兼顧“迎峰度冬”。而更嚴峻的形勢還在后頭。到了夏秋季節,我國迎來了一場范圍更大、時間更持久的錯避峰用電。
2021年7月,全國日用電量刷新歷史紀錄,當月14日達到271.87億千瓦時,比上一年夏季的最高值增長超過了10%。“西安停電”話題沖上了微博熱搜。9月,江蘇、廣東、云南、浙江等20多個省份相繼啟動有序用電,多地工業企業被要求錯峰用電。情況最嚴峻的東北地區,受限電影響的范圍甚至波及居民。國家電網客服工作人員對媒體稱,整個電網有崩潰的危險,才采取了對居民緊急限電的措施。待電力供需緊張情況緩解后,會優先恢復居民用電。
在需求增長與燃煤供應偏緊、價格持續高位運行、新能源出力不穩等因素疊加下,供電矛盾緊張,這次錯避峰有序用電一直持續到11月。期間,政府能源主管部門和行業企業在多個場合重申電力保供的重要性。煤電的穩定出力兜底,加上大電網統籌調配資源的能力,最終讓行業度過了最艱難的階段。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中電聯”)理事長辛保安在今年協會新年賀詞中稱,電力需求長時間處于緊平衡狀態。全行業服從大局、通力合作,全力落實國家調控措施,發電供熱企業千方百計保供,電網企業優化調度運行、加強網間互濟,并配合政府做好需求側管理,守住了民生底線。
而對于冬春季節的保供電形勢,中電聯召開專題會議分析,隨著冬季到來,用電高峰期、冬季供暖期、水電枯水期三期疊加,電力供需呈現“全國緊平衡、局部有缺口、燃料是關鍵、安全壓力大”的形勢和特點,大戰大考還在繼續。
電改加速市場化,未來仍需持續發力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市場化交易電量約3.5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5.7%,占全社會用電量的40%以上。
這份成績單的背后,是一系列電改市場化政策的推行落地。如,首批8個電力現貨市場進入長周期結算試運行,并啟動第二批省級電力現貨新試點,省間電力現貨市場進入實質性建設和運行階段,跨省跨區交易破冰。全面放開煤電上網電價,擴大交易價格浮動比例,引入電網代理購電機制,取消工商業目錄電價,推動工商業用戶全部進入市場。進一步完善分時電價機制,峰谷電價價差原則上不低于4:1,并建立尖峰電價機制……
當新一輪電改走過第六個年頭,行業規則的制定者、修編者,或是執行者,都蹚進了更深的水域,取得了成績和突破,對市場化的理解和認識也更為深刻。
電力體制改革
,在時間和空間的維度上,均有了顯著變化。
而在與電改相關的領域,一些同樣深刻的變化也在發生。
比如,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在2021年7月16日正式啟動上線交易,到年底第一個履約周期順利結束時,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1.79億噸,累計成交額76.61億元,履約完成率為99.5%。電力行業從業者有理由憧憬,通過持續改革,未來能看到電碳市場深入融合發展的時日。
再比如,在充分市場化競爭的汽車行業,201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54.5萬輛和352.1萬輛,同比增長分別為159.5%、157.5%,汽車“電動化”潮流已不可逆轉。這更加刺激著電力行業,要通過改革釋放潛能,提供更為充足和優質的電能,為相關產業發展助力。
客觀地說,我國距建成電力市場仍有一定距離。革命遠未成功,在新的一年,甚至未來若干年內,電力行業仍需加倍努力,持續優化中國特色制度下的電力市場環境。
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背景,更推動著電改勢在必行,這一方面給了從業者們一往無前、破釜沉舟的信念和勇氣,另一方面也讓行業面臨重重疊疊的矛盾困難。國際上,能源電力市場價格高企,安 全可靠、清潔低碳、便捷便宜的“能源不可能三角”問題依然存在,因政治因素干擾正常的能源交易情況也屢有發生,我國“端好能源飯碗”的自主性變得更為迫切。
2022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國家能源局黨組書記、局長章建華發布了能源工作的七大重點任務,首要任務即全力保障能源安全。要繼續發揮煤炭“壓艙石”作用,有效發揮煤電基礎性調節性作用,扎實提升電力安全保供能力。
當然,還要堅定不移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全方位拓展能源國際合作,穩步提升我國在全球能源治理中的話語權影響力。
2021年的激蕩變化,在2022年或將延續下去。正應了那句話:改革,永遠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新型電力系統提出,“雙碳”目標有了行業方向
自碳達峰、碳中和提出以來,似乎沒有什么比氣候問題,更惹全球長期矚目。近年來,全球變暖顯而易見。極端天氣似乎也越來越多。
但就我國來論,2021年,我們經歷從1月局部地區罕見的寒潮,到7月河南特大暴雨等極端天氣的侵襲。
雖說目前的科學,尚難將極端天氣與碳排放、全球變暖構筑直接的因果關聯,但一種幾乎被公認的觀點是,如果對全球變暖狀況不加以阻止,人類生存的地球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遭受空前劫難。
而對于碳排放,能源電力行業承擔了不少義務和責任。國際能源署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碳排放主要來自能源發電與供熱、交通運輸、制造業與建筑業三個領域,分別占比43%、26%、17%。能源發電與供熱領域占比最大。
作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國,我國情況也大體相當。從各種研究機構發布的數據看,電力行業碳排放在全行業占比約四成,規模最大。
因此,才有了那句話: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能源是主戰場,電力是主力軍。
電力行業該怎么干?2021年,我國提出了明確的方向。
2021年3月15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提出,要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控制化石能源總量,著力提高利用效能,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
有關電力行業的一場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大幕被拉開。
關于新型電力系統的構建思路、理念,業內展開了豐富討論,專家學者各抒己見,百家爭鳴。一項需共同遵循的法則是:要不斷提升新能源的裝機和電量占比。國家明確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這意味著,傳統的電力系統將要進行巨大的變革。隨著新能源大量替代常規電源,電力系統的運行機理將發生深刻變化,平衡模式由“源隨荷動”的實時平衡,逐步向“源網荷儲協調互動”的非完全實時平衡轉變。這無疑對于整個系統的靈活性、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構建這一系統,必須將源、網、荷、儲各環節有機整合起來,在發、輸、變、配、用等各環節全面發力,形成多維協同的智慧電力生態系統。這是一項長期而系統的工程。
一些變化已經發生。經過連續多年的大規模增長后,光伏、陸上風電告別補貼,實現平價上網;海上風電也將在新的一年直面取消中央財政補貼的重大挑戰。新能源均將走上平價之路。
儲能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2021年7月,《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發布,明確新型儲能是支撐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技術和基礎裝備;鼓勵健全新型儲能價格機制。長期制約儲能發展的成本疏導難題,看到了解決思路和辦法。
上一篇:
安徽馬鞍山林里龍上光伏電站并網發電
下一篇:
“雙碳”目標下 創新ICT為電力行業數字化轉型注入“數智動力”
相關文章
【盤點】近10年,電力行業工資有何變化?增
06-17
業內專家指出 碳市場“擴容”時機尚不成熟
06-16
“十四五”新型電力系統發展的挑戰
06-15
籌謀電力系統轉型發展之道
06-07
用電指標明顯走低!國務院召開全國穩住經濟
06-06
圖解漫畫|新型電力系統是個啥?
06-02
浙江寧波供電公司實現“以電定碳”!電力數
06-01
國家能源局市場監管司:提升監管效能 推動
05-31
為電力行業注入數字新動力:中國能源研究會
05-30
“十四五”能源治理:現代、高效、協同缺一
05-09
公司總部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徐東二路
電話:027-88933327
武漢華電科儀電氣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基地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金潭路2號
電話:027-88933327
友情鏈接
中國南方電網
國家電網
中國電建
華電科儀
公司簡介
文化理念
企業風貌
發展歷程
企業宣傳片
產品與服務
耐壓設備
繼電保護測試儀
變壓器檢測儀
互感器計量檢測設備
蓄電池檢測
更多...
資料中心
產品視頻
產品說明書
技術文章
產品證書
官網手機站
微信公眾號
旗下網站
高壓檢測儀器
計量檢測儀器
蓄電池檢測儀器
版權所有:武漢華電科儀電氣有限公司 www.kcj88.com Corporation. 鄂ICP備11010568號-3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3127號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国产精品综合AV一区二区不卡,国产愉拍刺激视频在线观看,久久久久国产综合AV天堂
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久
|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精品
|
亚洲sss整片在线播放
|
亚洲片中文字幕在线看
|
亚洲综合在线区尤物
|